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

[音樂會導聆] 千年來,活在你我心中的詩與樂



    最初,聽到伊朗音樂,浮現的,是羊騷味,混合怪土耳其咖啡渣渣,加上七彩頭紗搖曳生姿和粗糙黃土在荒原飛揚的異國意象。不要問我,怎麼用嗅覺、味覺和視覺等,來形容耳朵聽到的東西;我想,樂到深處,全身的感官自然會被牽動,心靈,也會顫抖。

    客觀的說,伊朗音樂之所以異國,是因為我們把西洋音樂當本國音樂。講粗淺的樂理,總是提到五線譜、豆芽菜、提到大調、小調、高音譜、低音譜、全音、半音;講樂器,會說的是鋼琴、小提琴、長笛、小喇叭、吉他、或者最近正夯的烏克麗麗。而這些,都是近三四百年的音樂文化。

    伊朗文化,也就是波斯文化珍貴之處,就在於它同中國文化一樣,有上千年的傳統。我們自稱是炎黃子孫,號稱從黃帝算起有五千年歷史;波斯雖已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難分你我,但從第一個阿契美尼德王朝至今,亦兩千五百年有餘。而今日伊朗音樂的雛形,是在西元六世紀前即定型,慢慢形成現今嚴格的音樂體系。

    這個體系裡的音程關係不依照全音、半音的間距,他有著比半音小,和介於半音和全音間的音程;調式基礎也不只是大小調兩種差別,而是以旋律模組為有機組成元素,據伊朗樂理書上寫,他們共有十二個完全不同的音列系統,每個音列的中心音、起始音、音程差距、以及所能表達的音樂情感都不同;一位專業音樂家必須熟習所有調式,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慣用旋律模組,根據不同詩詞內容,自由串連運用各調式與模組,即興演出。

    而伊朗樂器,則是今日所見樂器的源頭始祖: 長得梨子形狀殼,短頸的彈弦樂器 ─ 烏德(Ud),是後來阿拉伯人最愛用的樂器,後來傳到了西方人的手中,換一個名稱叫魯特琴(lute),不知怎麼的,後來就變成了「吉他」,在中國,就變成了我們的「琵琶」;長得像二胡的拉弦樂器凱曼洽(kamanche),應該就是「二胡」的祖先了,在西方,大概也和提琴家族樂器的出現脫不了干係;長得像「揚琴」的桑圖爾(santur),沒錯! 就是「揚琴」的祖先;而椰子形狀的殼,長頸的西塔琴(setar),有可能是中亞許多三條弦樂器的兄弟姊妹,也可能是三弦、日本三味線的父母。

    這樣一說,至少在音樂上,我們與波斯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遠,更不要說張騫通西域、唐朝盛世、或者明朝鄭和下西洋時,可能有的商業往來與其他文化接觸。陌生的異國意象,絕不是因為地理位置上的距離,而是因心靈認知上的重量;我們的不熟悉,亦不是因為對現今時事的陌生,而是因為我們與傳統、歷史源流、經典、文化間的層層隔閡。

    然而,對不喜歡聽人胡扯講古的看官兒,我要說,這些樂器與樂理、歷史和傳統,的確都是死的!
    
   活的是現場音樂的詩與樂!

伊朗音樂的靈魂就在於人聲所唱的詩,波斯詩文朗誦與音樂的高度密合性,最能打動人;很可惜的是,我們只能透過翻譯大約了解詩作含意,希望當晚的音樂,多少能傳達給您一點感動。

以下分享兩個連結,並附上詩作:





《如果時間什麼都改變不了》--- Bakhmana Rafei 作 

有那一整個天地的事超出我們的視線,
我的和你的。



而倘若時間什麼也改變不了它,那罪過就是我們的,
我的和你的。



別靠著牆,閒坐著,無所事事
那扇門和牆將來會作證指控我們
我和你。



千萬條蹊徑招喚我們,讓我們起身!
轉變的契機正等待著
我和你!



牢籠裡,就算是細縷輕煙也能化成瘴氣烏煙
變成我們日日夜夜天天年年密不透風的屏障,
我的和你的。



(詩文由俄文翻譯再轉翻,俄文翻譯由Margarita KaraatyginaHossein Nursharg逐字翻譯。)
(以上片段由Hossein Nursharg演唱,Ferag樂隊演奏,2009年12月錄製)





         
無題 ─ Siavash Kasraie 作 

心 不相信自己的死亡...
不,不,這種想法我不能信!
尚且還在身旁相伴的,是我生命的氣息,
活著,我就不要思索死亡...

怎麼可能要鮮花轉眼成乾草?
怎麼可能讓夢想,那才剛萌芽的,
如含苞花朵般,錯過春天,
在我心中枯萎,化為塵埃。

我有多少希望!
又有多少離別!
心中多少雙為祈禱伸出的手,日日夜夜!
它們又將何去何從?

 我不信埋入墳墓的愛,
將不再人間升起化為不死之花。

怎能相信,有一天心將不再跳動?
 豈有此理,這嚇死人的謊言!

將且愛我吧,
在我還能愛你之時,在愛的淚水尚能流淌在彼此臉頰上時,
在此生,還有人可以愛的時候,
死亡怎就這樣,從生命記憶中擦掉我的名字啊?

是阿,生命從我掌中掃盡許多華彩,
而我傷悲,
 卻沒扯下任何一葉的記憶。

而對心愛人兒的死亡,我不信!

(詩文由俄文翻譯再轉翻,俄文翻譯由Hossein Nursharg逐字翻譯。)
(以上片段由Hossein Nursharg演唱,Caravan樂隊演奏,2012年6月現場音樂會錄音) 

撰稿及翻譯 \  陳政廷


1 則留言: